Latest News

首頁 » 攝影與錄影 » 【影片代替廣播.文字閱讀】新媒體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影片代替廣播.文字閱讀】新媒體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筆者剛剛看了這影片,我深深感覺:【影片代替廣播.文字閱讀】
廣播電台播音:你聽,那播音員的聲音都有磁性啊!
手機時代,誰想看黑白文章的文字?
圖片+聲音+影片製作 = 新媒體
影片時代來臨,把一些東西都取代了!

影片代替廣播.文字閱讀
https://youtu.be/eqEYpS9WsdM


———————————-
專業錄影.剪接.編輯製作教學課程+技術諮詢
https://por.tw/photo-video/video_Course/index.php


新媒體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的誕生,我們也迎來了新媒體的時代,同時新媒體也間接地影響了新聞媒體的傳播模式。早期,我們大多都會認為新聞傳播的主導者就是新聞界的工作者,比如說記者、編輯等。但是如今的新媒體時代,已經演變成多面向的傳播。只要是網際網路的使用者,都可以成為新聞傳播者。

近年來,新聞媒體在傳播管道上做出很多的改變,除了眾多網路新聞媒體的誕生,傳統媒體也在出版紙本報紙之餘,嘗試在網際網路上設立本身的網頁及臉書(Facebook)頁面等等,可見若不順應新媒體時代做出改變,就會出現落後甚至被淘汰的情況。

這樣的改變顯現了新聞媒體可圈可點的地方,「可圈」在於受眾群可以通過更多媒介和管道得到最新訊息,「可點」在於網路新聞的興起也因此導致更大的競爭。新聞媒體都在爭奪報道所謂的獨家新聞,希望藉此可以吸引受眾更多的關注。2016年PEW的State of News Media(新聞媒體現況)報告指出,2014年和2015年報紙的受眾率下滑了7%,而網路新聞的受眾率則是逐年持續增加。受眾群追求的是快、新、準,這正是新媒體時代的最大特徵。紙本媒體從搜集資訊、採訪到出版報紙,最快也需要等上1天的時間,無法在短時間內即時發佈新聞,這成為其漸漸走向沒落的原因。

凡事都有好壞之分,新聞媒體也不例外。即新聞、獨家新聞、或是以動畫呈現新聞的「蘋果動新聞」,種種形式的出現,都是為了讓新聞第一時間傳播出去,並吸引更多的點擊率和受眾群的眼球。很可惜的是,為了爭快搶先,假新聞和訊息錯誤的新聞不斷地出現,更有些新聞報道會利用誇張、不符合事實的標題,或是血腥、暴力、色情的影片、照片、字眼去吸引受眾點閱,這種過甚其辭的模式和尺度已失去媒體該有的原則,導致亂象叢生。新聞媒體與受眾群本來是相輔相成的社會角色,但如今誰是主動者而誰是被動者,中間的界限已經漸漸分不清。新聞媒體將迎合受眾需求作為製作新聞的主要目的,受眾群體從中獲得所需資訊,兩者之間相互依存。

新聞媒體如何影響受眾群?

    加入引人入勝的視覺元素

美通社(PR Newswire)調查顯示,含有影片和視訊的新聞比文字新聞的閱讀量高出5倍之多。在視覺文化構建的社會情境裡,大眾處於圖像的嚴密包圍之中,受眾群的興趣愛好放在絢麗的視覺景觀中。對於新聞資訊節目類,畫面、音效、字幕的顯示、故事性的傳達都比較能吸引受眾的眼球。此外,我們可以看到凡是在社交網站的網路新聞媒體都喜歡利用影片的模式傳達新聞,這也是因為越來越多網民選取在社交網站上邊看狀態邊接受資訊。

例子:即新聞

    使用文字(字眼)吸引受眾群

文字也可以影響一個受眾群的分析及選取,儘管每個人對句子的解讀能力不同,所接收到的文意亦然不同,但用詞卻可以影響受眾判斷事情的重要性或嚴重性,甚至引導對新聞人物的第一印象。吸引力法則理論提到:「關注什麼就吸引什麼」。因此新聞工作者只要抓到受眾群的口味,選取受眾喜歡的用語或感興趣的用詞,就能夠吸引他們繼續閱讀,尤其是新聞標題,很大程度上標題已經成為受眾群權衡自己取得新聞所支付成本的第一判斷依據。若新聞媒體注重點在於點擊率上,那麼受眾只要點進去就算是點擊率,內容則是其次,這也間接導致新聞逐漸失去豐富性和新聞價值。

    時效性(即時新聞)

社會步伐越來越快,網際網路也成為現今媒體最重要的戰場。許多網路媒體為了衝高網站台擊數,一味追求速度,不斷的產出《即時新聞》,企圖以這種傳播新聞的模式吸引更多受眾群前往關注。倘若一家新聞媒體常常都在第一時間傳達第一手新聞,發表獨家新聞,同時保證新聞的高準確度,那閱聽人就會對該媒體產生信心,且會保持持續的相信和觀閱。但是,大多新聞媒體在產出即時新聞時並沒有經由查證,導致錯誤訊息的發佈,在追求速度的網際網路,只要一個分享鍵就能把訊息傳達出去,導致近年來的假新聞越來越多,只因傳達者追求時效性而忘了真實性。

    主觀化報導新聞

由於新聞媒體為了快速報導成為獨家新聞,出現媒體在未確定新聞是否屬實的情況下就傳播出去。在報導中,為了能夠使內容吸引閱聽人停留目光,不惜將新聞主觀化,在法官還未定案前,媒體已對進行嫌疑犯主觀臆斷,理直氣壯的敘述有如親眼目睹嫌疑犯犯罪的目擊者,只為刺激受眾一直追求新聞的最新訊息的好奇心。閱聽人在看完新聞後,自然的也會在網上留言臭罵,甚至翻閱嫌疑犯臉書分享臭罵,形成網路上的言語霸淩。若在結案後,嫌疑犯是無罪的受害者,這些網路的轟炸將會影響他一生。太多類似的新聞在新聞媒體中發生,導致受眾對於新聞媒體逐漸失去信心,寧願相信各種真真假假的網路新聞,這些新聞媒體的趨勢體逐漸在有意無意的影響受眾的整體生活。

來源:https://www.tamx.tku.edu.tw/psy1/?p=1247

 

關於

發佈留言


【網路技術密訓基地】莫忘記初衷! (堅持!直到成功!)

【洪總教頭】曾說:過去的理念已經實現的叫做:【成就】,而還未實現的就叫:【夢想】!我們從來沒因已有的【成就】而放棄【夢想】!
唯有你我知道的秘密,就不可能到處去說給別人聽,因為:到處宣揚的就不叫做【密技】!

E-Mail:ster168ste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