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中草藥 收藏本頁

中草藥搜尋
搜尋中草藥:

中草藥大全具有6024種中草藥的完整資料,文字檔高達14.1MB,記載內容十分詳細。
只要您在搜尋框內輸入您要找的中草藥名稱,馬上會搜尋出資料庫的記載詳細內容!
注意:本系統為網路資料彙整,不具醫學專業考證(若要使用本資料,請先請教有醫師執照之中醫師)!
網站聲明:本網站對於查詢資結果內容,完全不付法律上任何責任



中草藥大全(資料庫查詢系統) / 胡桐淚上一個 檢視全部 下一個

胡桐淚

胡桐淚
(《唐本草》)

【異名】胡桐律(《漢書》顏師古注),石律(《日華子本草》),石淚(《嶺表錄異》),胡桐鹼(《綱目》)。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胡楊的樹脂,在土中留存多年而成。

【植物形態】胡楊,又名:胡桐(《漢書》)。
喬木,高15~30米。嫩枝有細毛,一年後脫落,冬芽有毛,無粘膠。葉形變異甚多,在長枝或幼樹的葉披針形、條狀披針形或菱形,長5~12厘米,多敷為全緣,有短柄;在短枝或老樹枝上概為廣卵形、腎形,長2.5~7厘米,邊緣有牙齒,葉柄長3~6厘米;又在同一樹或一枝上可見有兩者中間的葉形。花單性,雌雄異株;葇荑花序;雄花序長1.5~2.5厘米;雄花之苞倒披針形,早落;雄蕊23~27;雌花序長3~5厘米;雌花子房無柄,附著於花盤基底,柱頭6裂,紫紅色。蒴果長橢圓形,長8~15公厘,有短柄。
分佈內蒙古西部、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藥材】分老式、新式兩種。一老式:樹脂流入土內年月較長。呈大小不一的塊狀或碎粉狀,土黃色。質酥易碎。二新式:樹脂流入土內年月較短。多為不規則的圓塊,櫻綠色。質軟色嫩,不易破碎,帶酸性。以年久、色黃、無泥雜者為佳。

【性味】《唐本草》:"味鹹苦,大寒,無毒。"

【歸經】入胃經。

1《本草經疏》:"入足陽明經。"

2《本草求真》:"入胃,兼入腎。"

【功用主治】清熱,化痰,軟堅。治咽喉腫痛,齒痛,牙宣,牙疳,骨槽風,瘰疬。

1《唐本草》:"主大毒熱,心腹煩滿,水和服之取吐。"

2《海藥本草》:"主風疳匿齒牙疼痛,骨槽風勞,能軟一切物。"

3《日華子本草》:"治風□牙齒痛,兼殺火毒並面毒。"

4《醫學啟源》:"瘰疬非此不能除。"

5《綱目》:"咽喉熱痛,水磨掃之,取涎。"

6《本草匯言》:"降火熱,滑痰結。"

【用法與用量】外用:煎水含漱或研末撒。內服:入散劑。

【宜忌】1《海藥本草》:"多服令人吐。"

2《本草匯言》:"胃家虛寒不食者勿用。"

【選方】1治咽喉急脹,腫結不通:胡桐淚三錢,硼砂二錢,生礬一錢,膽星一錢五分。共為末。用一、二茶匙薑湯調咽。(《本草匯言》)

2治濕熱牙疼,喜吹風:胡桐淚入麝香摻之。(《綱目》)

3治齒縫忽然出血不止:胡桐淚半兩,研羅為末,用貼齒縫,如血出不定,再貼。(《聖惠方》)

4治牙齒根宣露挺出,膿血,口氣:枸杞根一升(切),胡桐淚一兩。上件藥,和勻,分為五度用,每度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聖惠方》)

5治牙齒宣露有膿血出,及小兒蟲蝕疳斷:葶藶、胡桐淚各半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於患處摻之。(《聖濟總錄》)

6治走馬牙疳:胡桐鹼、黃丹等分。為末摻之。(《醫林集要》)

7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一般胃痛:胡桐樹樹脂。打碎,放入盆內,加等量水,加熱使其溶化,用四層紗布過濾,收集濾濃,沉澱24小時,急火煎熬,切勿攪拌,至水分蒸發完即成深褐色固體,若底層炭化過重,則去掉不用;最後碾成細末,裝瓶內密封。用法,10%梧桐鹼液,成人每次10毫升;粉劑每次一克,一日兩次,飯後服,七日為一療程。(《新疆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名家論述】1《綱目》:"石淚,入地受鹵氣,故其性寒能除熱,其味鹹能入骨軟堅。"

2《本草經疏》:"胡桐淚,《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又曰:在高者因而越之。苦以湧吐,寒以勝熱,故主大毒熱,心腹煩滿,取吐而效也。《日華子》以之治風蟲牙齒痛,李珣謂其能治骨槽風、齒匿,元素言瘰疬非此不能除,皆資其苦能殺蟲,鹹能入骨軟堅,大寒能除極熱之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