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中草藥 收藏本頁

中草藥搜尋
搜尋中草藥:

中草藥大全具有6024種中草藥的完整資料,文字檔高達14.1MB,記載內容十分詳細。
只要您在搜尋框內輸入您要找的中草藥名稱,馬上會搜尋出資料庫的記載詳細內容!
注意:本系統為網路資料彙整,不具醫學專業考證(若要使用本資料,請先請教有醫師執照之中醫師)!
網站聲明:本網站對於查詢資結果內容,完全不付法律上任何責任



中草藥大全(資料庫查詢系統) / 明黨參上一個 檢視全部 下一個

明黨參

【中文名】明黨參(《飲片新參》)

【類別】根類

【異名】土人參、百丈光、天瓠(《證治準繩》),粉沙參,紅黨參(《本草從新》),金雞爪(《本草求原》),山花(《中國藥植志》),山蘿蔔(《浙江中藥手冊》),明沙參(《中藥志》),明參(《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根。

【植物形態】明黨參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粗壯,圓柱形或粗短紡錘形。莖直立,中空,上部分枝。根生葉具長柄,柄長約30厘米,基部擴大呈鞘狀抱莖;葉片全形為廣卵形,長6~15厘米,呈三出式的二至三回羽狀分裂,小裂片披針形。花莖常由一側抽出,直立,與葉叢相距較遠,表面有細縱紋,上部疏展分枝;花序頂生,成疏闊圓錐狀復傘形花序,無總苞,傘梗5~10枚,長2~10厘米,細柔;小總苞片數枚,錐形,比小傘梗短;小傘梗10~15枚,纖細,長5~8公厘;花小,直徑約2公厘;花萼具5細齒,極不顯著;花瓣5,卵狀披針形,白色;雄蕊5,花藥橢圓形,花絲細長;子房下位,橢圓形,花柱2,開展;側枝花序雌蕊常不育。雙懸果廣橢圓形,長3~4公厘,寬2.5~3公厘,光滑而有縱紋,果稜不明顯,果稜間有油管3個,合生面有油管2個。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於山野稀疏灌木林下土壤肥厚的地方。分佈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攫取】春季採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泥土,置沸水中煮至無白心,取出,刮去外皮,曬乾。商品稱"明黨參"。在江蘇、浙江地區,揀取粗壯者,不經煮沸,直接曬至半干,刮去外皮,再曬乾。商品稱"粉沙參。"

【藥材】1明黨參
乾燥的根,呈紡錘形鹹長紡捶形。長至15厘米,直徑1.5厘米。外表面淡黃白色,具蠟樣光澤,有明顯支根痕。質堅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黃白色,半透明,粉質。形成層與木質部極易分離。氣微香,味甘甜。以粗壯均勻、質堅實而重,皮細、斷面黃色而半透明者為佳。
主產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2粉沙參
乾燥的根,大小與明黨參相似,唯外表面淡黃色,不現蠟光。質硬,斷面類白色,粉狀,棕色形成層極明顯。氣微香。以身干、色白者為佳。
主產浙江、江蘇等地。

【化學成分】含少量揮發油、多量澱粉。

【炮製】用清水稍浸後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性味】甘微苦,涼。

1《本草從新》:"甘,微寒,味淡。"

2《本草求原》:"甘,平,微寒。"

3《飲片新參》:"苦,微甘。"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肝、肺二經。"

【功用主治】清肺,化痰,平肝,和胃,解毒。治痰火咳嗽喘逆,頭暈,嘔吐,目亦,白帶,疔毒瘡瘍。

1《本草從新》:"補肺氣,通、下行,補氣生津。治咳嗽喘逆,痰壅火升,久瘧,淋瀝,難產,經閉,瀉痢由於肺熱,反胃噎膈由於燥澀。"

2《本草求原》:"養血生津,消熱解毒。薑汁炒則補氣、生肌、托散瘡瘍。"

3《飲片新參》:"溫脾,化痰濕,平肝風。治頭暈泛惡,中風昏僕。"

4《中藥志》:"潤肺化痰止咳,和胃止嘔。治咳嗽,嘔吐;又能解毒治療瘡。"

5《四川中藥志》:"祛風,解熱,補肺鎮咳。治肺虛咳嗽有痰,頭昏目眩,風熱目赤及口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熬膏。

【宜忌】氣虛下陷、精關不固及孕婦慎服。

1《本草從新》:"脾虛下陷、滑精夢遺俱禁用,以其下行而滑竅也。孕婦亦忌。"

2《飲片新參》:"陰虛肝旺,內熱煩渴者忌用。"

3《四川中藥志》:"外感咳嗽無汗者忌用。"

4《藥材學》:"大量服食易引起浮腫。"

【選方】1補陰虛:土人參、對配茯苓。熬膏。(王安卿《採藥志》)

2治白帶初起:土人參(切片)三兩,用陳紹酒飯上蒸熟,分作三服。(《百草鏡》)

3治楊梅結毒:土人參,酒煎服。(王安卿《採藥志》)

【名家論述】《本草從新》:"土人參,性善下降,能伸肺經治節,使清肅下行。凡有升無降之證,每見奇效。"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