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中草藥 收藏本頁

中草藥搜尋
搜尋中草藥:

中草藥大全具有6024種中草藥的完整資料,文字檔高達14.1MB,記載內容十分詳細。
只要您在搜尋框內輸入您要找的中草藥名稱,馬上會搜尋出資料庫的記載詳細內容!
注意:本系統為網路資料彙整,不具醫學專業考證(若要使用本資料,請先請教有醫師執照之中醫師)!
網站聲明:本網站對於查詢資結果內容,完全不付法律上任何責任



中草藥大全(資料庫查詢系統) / 青黛上一個 檢視全部 下一個

青黛

青黛
(《藥性錄》)

【異名】靛花(《簡便單方》),青蛤粉(《綱目》),青缸花(《外科正宗》),藍露,澱花(《手板發蒙》),靛沫花(《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馬藍、豆科植物木藍、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草大青或蓼科植物蓼藍葉中的乾燥色素。植物形態詳"木藍"、"板藍根"、"藍實"各條。

【製法】夏、秋采收莖葉,置缸內,用清水浸2~3晝夜,至葉爛脫枝時,撈去枝條,每10斤葉加入石灰1斤,充分攪拌。至浸液成紫紅色時,撈取液面泡沫,曬乾,即為青黛,質量最好。當泡沫減少時,可沉澱2~3小時,除去上面的澄清液,將沉澱物篩去碎渣,再行攪拌,又可產生泡沫。將泡沫撈出曬乾,仍為青黛,但質量較次。

【藥材】本品為極細的粉末,灰藍色或深藍色,質輕,易飛揚,可粘手粘紙。具草腥氣,味微酸。以體輕、粉細,能浮於水面,燃燒時生紫紅色火焰者為佳。如質重堅實,呈團塊狀,有白色小點,置水中有顆粒狀下沉者品質為次。
主產於福建、雲南、江蘇、安徽等地。此外,江西、河南、四川等地亦產。福建所產的品質最佳,稱建青黛。

【藥理作用】青黛(木藍)醇浸液(0.5克/毫升)在體外對炭疽桿菌、肺炎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霍亂弧菌、金黃色和白色葡萄球菌皆有抑製作用。但亦有報告對傷寒桿菌、霍亂弧菌、葡萄球菌和結核桿菌等無抑製作用;可能因藥物提取方法不同之故。

【炮製】青黛:揀去雜質,過羅。飛青黛:篩去雜質,置乳缽內,加適量清水,混和研細,復注入清水,輕輕攪動,使細粉懸浮,傾入另一容器中,待沉澱後,倒去清水,然後將沉澱之粉末,傾倒於鋪上白紙的篩內,曬乾,研細。

【性味】鹹,寒。

1《藥性論》:"味甘,平。"

2《開寶本草》:"味鹹,寒,無毒。"

3《醫林纂要》:"辛鹹。"

4《本草再新》:"味苦,性寒,無毒。"

【歸經】入肝、肺、胃經。

1《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肝、脾二經。"

2《本草求真》:"專入肝。"

3《本草便讀》:"入肝,又能入肺、胃。"

【功用主治】清熱,涼血,解毒。治溫病熱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兒驚癇,瘡腫,丹毒,蛇蟲咬傷。

1《藥性論》:"解小兒疳熱、消瘦,殺蟲。"

2《本草拾遺》:"解毒。小兒丹熱,和水服之。"

3《開寶本草》:"主解諸藥毒,小兒諸熱,驚癇發熱,天行頭痛寒熱,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熱瘡、惡腫、金瘡、下血、蛇犬等毒。"

4《本草蒙筌》:"瀉肝,止暴注,消上膈痰火,驅時疫頭痛,斂傷寒亦斑,水調服之。"

5《綱目》:"去熱煩,吐血,咯血,斑瘡,陰瘡,殺惡蟲。"

6《本草述》:"治中風、頭風、脅痛、瘈□、顫振、眩暈、咳嗽、久嗽、嘔吐、舌衄、咳嗽血,頹疝。"

7《本經逢原》:"治溫毒發斑及產後熱痢下重。"

8《要藥分劑》:"除熱解毒,兼能涼血。"

9《嶺南採藥錄》:"可塗瘡及痄腮。又治眼熱有膜及吐血,內服之。"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5~8分,或入丸、散。外用:干撒或調敷。

【宜忌】《本草從新》:"中寒者勿使。"

【選方】1治傷寒赤斑:青黛二錢。水研服。(《類證活人書》)

2治妊娠傷寒,熱郁陽明,熱極而發紫黑斑,脈洪數者,若不急治,胎殞在即:真青黛錢半,鮮生地二兩(搗汁),生石膏八錢,升麻六分,黃芩二錢,焦梔子三錢,蔥頭三枚。水煎服。(《重訂通俗傷寒論》青黛石膏湯)

3治吐血不止:青黛二錢,新水調下。(《端效方》青金散)

4治咯血:青黛一錢,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黃明蠟煎黃色,取出研細)。上二件再同研勻,卻以所煎蠟少許,熔開和之,捏作錢大餅子。每服,用干柿一個,中破開,入藥一餅,合定,以濕紙裹,慢火煨熟,取出,以糯米粥嚼下。(《中藏經》聖餅子)

5治咳嗽吐痰,面鼻發紅者:青黛(水飛極細,曬乾再研用)四錢,蛤粉三錢。二味煉蜜為丸,如指頭大。臨臥噙三丸。(《醫學從眾錄》青黛蛤粉丸)

6治肺經咳嗽有熱痰者:青黛、海石、瓜蔞仁、川貝母。(《症因脈治》青黛海石丸)

7治小兒驚癇:青黛,量大小,水研服之。(《生生編》)

8治產後發狂:四物湯加青黛。水煎服。(《摘元方》)

9治胃脘痛,病久成郁,郁則成熱:青黛,以薑汁入湯調服。(《醫學正傳》)

十治口舌生瘡:青黛一錢,細辛一分,黃柏一分(銼),地骨皮一分,密陀僧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取少許,貼於瘡上。有涎即吐之。(《聖惠方》)

⑾治一切熱毒,膿窩瘡:青黛一兩,寒水石一兩(鍛過,蘇為度)。上為細末,用香油調搽。(《普濟方》青金散)

⑿治天泡瘡:青黛適量,鮮絲瓜葉搗汁調敷患處。加少許菜油調和亦可。(《驗方選集》)

⒀治小兒濕癬浸淫瘡:白膠香二兩(研),蛤粉半兩,青黛二錢半。上研勻為細末,干摻瘡上。(《田氏保嬰集》青金散)

⒁治瘰疬未穿:靛花、馬齒莧同搗,日日塗敷。(《簡便單方》)

⒂治耳疳出汁:青黛、黃柏末。干搽。(《談埜翁試驗方》)

⒃治爛弦風眼:青黛、黃連。泡湯日洗。(《明目經驗方》)

⒄治諸毒蟲傷:青黛、雄黃等分。研末,新汲水服二錢。(《古今錄驗方》)

【臨床套用】治療鼻衄
用鼻鉗擴大鼻前孔,查明出血部位,然後用消毒棉球蘸青黛粉塞入鼻腔,壓迫出血點。上藥時,應囑患者暫停吸氣,以防青黛吸入引起咳嗽。治療20例,13例用藥1次、4例用藥2次、2例用藥3次(另加針刺),鼻衄停止;1例無效。

【名家論述】1《本草經疏》:"青黛,解毒除熱,固其所長,古方多有用之於諸血證者,使非血分實熱,而病生於陰虛內熱,陽無所附,火氣因虛上炎,發為吐衄咯唾等證,用之非宜。血得寒則凝,凝則寒熱交作,胸膈或痛,愈增其病矣。"

2《本經逢原》:"青黛,瀉肝膽,散鬱火,治溫毒發斑及產後熱痢下重,《千金》藍青丸用之,天行寒熱頭痛,水研服之。與藍同類,而止血拔毒殺蟲之功,似勝於藍。又治噎膈之疾,取其化蟲之力也。和溺白垽、冰片,吹口疳最效。"

3《本草求真》:"青黛,大瀉肝經實火及散肝經火郁。故凡小兒風熱驚癇,疳毒,丹熱癰瘡,蛇犬等毒,金瘡血出,噎膈蠱食,並天行頭痛,瘟疫熱毒,發斑、吐血、咯血、痢血等症,或應作丸為衣。或用為末干摻,或用水調敷,或入湯同服,或作餅子投治,皆取苦寒之性,以散風郁燥結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