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中草藥 收藏本頁

中草藥搜尋
搜尋中草藥:

中草藥大全具有6024種中草藥的完整資料,文字檔高達14.1MB,記載內容十分詳細。
只要您在搜尋框內輸入您要找的中草藥名稱,馬上會搜尋出資料庫的記載詳細內容!
注意:本系統為網路資料彙整,不具醫學專業考證(若要使用本資料,請先請教有醫師執照之中醫師)!
網站聲明:本網站對於查詢資結果內容,完全不付法律上任何責任



中草藥大全(資料庫查詢系統) / 石耳上一個 檢視全部 下一個

石耳

石耳
(《日用本草》)

【異名】靈芝(《靈苑方》),石木耳(《飲片新參》),巖菇(《江西省防治慢性氣管炎資料彙編》)。

【來源】為臍衣科植物石耳的子實體。

【植物形態】石耳
原植體單葉,厚膜質,乾燥時脆而易碎。幼小時近於圓形,邊緣分裂極淺;長大後的輪廓大致橢圓形,最大時直徑達18厘米;不規則波狀起伏,邊緣有淺裂,裂片不規則形。臍背突起,表面皺縮成腦狀的隆起網紋,或成效條肥大的脈脊;體上常有大小穿孔,假根由孔中伸向上表面。上表面微灰棕色至灰棕色或淺棕色,平滑或有剝落的麩屑狀小片;有時有與母體相似的小葉片,直徑達7公厘。下表面灰棕黑色至黑色。臍青灰色,雜有黑色,直徑達4~10公厘。假根黑色,珊瑚狀分枝,組成濃密的絨氈層或結成團塊狀,覆蓋於原植體的下表面。子囊盤約數十個,黑色,無柄,圓形,三角形至橢圓形。
生於懸崖削壁上的向陽面。分佈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攫取】全年可采,採得後陰乾。

【藥材】乾燥的石耳呈不規則的圓形片狀,多皺縮。外表灰褐色或褐僵內面灰色,折斷面可看到明顯的黑、白二層。氣微,味淡。以片大而完整者為佳。
主產江西。

【炮製】揀去雜質,洗淨,曬乾。

【性味】甘,平。

1《日用本草》:"性寒,味甘,無毒。"

2《綱目》:"甘,平,無毒。"

8《醫林纂要》:"鹹苦,寒。"

【功用主治】養陰,止血。治勞咳吐血,腸風下血,痔漏,脫肛。

1《日用本草》:"清心,養胃,止血。"

2《綱目》:"明目,益精。"

3《醫林纂要》:"補心,清胃,治腸風痔瘺,行水,解熱毒。"

4《嶺南採藥錄》:"瀉火,止洩。"

5《飲片新參》:"清肺養陰,治勞咳吐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入丸、散。

【選方】治脫肛瀉血不止:石耳五兩(微炒),白礬一兩(燒灰),密陀僧一兩(細研)。上藥搗羅為末,以水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聖惠方》)

【臨床套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巖菇6錢(首劑1兩),瘦豬肉3兩,加鹽少許,隔水蒸服。上午蒸1次,喝湯,下午蒸1次,藥、肉、湯全吃。共觀察230例(年齡均在50歲以上),其中單純型178例,近期控制23例,顯效52例,好轉73例,無效30例,總有效率83.14%;喘息型52例,近期控制5例,顯效9例,好轉21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67.3%。服藥後止咳,祛痰、平喘的最短起效時間為1個半小時,多數病人在3天內起效。曾對28例病人進行服藥前、服藥期間及服藥後的血壓測定,發現在服第1劑後部分病人血壓有所下降,第2、3天即恢復標準。6例合併高血壓的患者,服藥後有2例血壓下降到標準範圍。副作用:偶見輕度頭昏頭痛,胃腸不適,乏力等,無須停藥,可在2~3天內自行消失。實驗證明,巖菇對甲型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無抑菌作用;藥理實驗有鎮咳、祛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