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中草藥 收藏本頁

中草藥搜尋
搜尋中草藥:

中草藥大全具有6024種中草藥的完整資料,文字檔高達14.1MB,記載內容十分詳細。
只要您在搜尋框內輸入您要找的中草藥名稱,馬上會搜尋出資料庫的記載詳細內容!
注意:本系統為網路資料彙整,不具醫學專業考證(若要使用本資料,請先請教有醫師執照之中醫師)!
網站聲明:本網站對於查詢資結果內容,完全不付法律上任何責任



中草藥大全(資料庫查詢系統) / 梧桐葉上一個 檢視全部 下一個

梧桐葉

梧桐葉
(《綱目》)

【來源】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葉,植物形態詳"梧桐子"條。

【化學成分】含甜菜鹼、膽鹼、β-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卅一烷及芸香甙0.15%。

【藥理作用】葉浸膏(先用水煎,再以醇處理而得)對麻醉狗及貓靜脈注射0.25~0.5克/公斤,能引起血壓下降,持續15分鐘至1小時。其降壓原理據初步分析,與擴張末梢血管(兔耳灌流呈輕度擴張)有關;降壓同時心率亦減慢(22.3%)。對小鼠有顯著的鎮靜作用(0.5克/公斤腹腔注射,可降低其自由活動)。毒性很小,灌胃6克/只不致引起死亡;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8.3克/公斤。

【性味】《福建民間草藥》:"苦,寒,無毒。"

【功用主治】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治風濕疼痛、麻木,癰瘡腫毒,痔瘡,臁瘡,創傷出血,高血壓病。

1《中國樹木分類學》:"煮汁可熏治白帶。"

2《貴州民間方藥集》:"鎮咳祛痰,除風濕,治麻木。外用止刀傷出血。"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治癰瘡腫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鮮葉敷貼,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選方】1治風濕骨痛,跌打骨折,哮喘:梧桐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發背欲死:梧桐子葉,鏊上□成灰,絹羅,蜜調敷之,干即易之。(《補缺肘後方》)

3治背癰:取梧桐鮮葉,洗淨,用銀針密刺細孔,並用醋浸,整葉敷貼患部。(《福建民間草藥》)

4治痔瘡:梧桐葉七張,硫黃五分。以水、醋各半煎湯,先熏後洗。(福州台江區《驗方彙集》)

5治臁瘡:取梧桐鮮葉,洗淨,用銀針密刺細孔,再用米湯或開水沖泡,全葉敷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6治刀傷出血:梧桐葉研成細末,外敷傷口。(福州台江區《驗方彙集》)

7治洩瀉不止:梧桐葉不拘多少,用水煎十數沸,只浴兩足後跟,其瀉即止。若浴之近上,大便反閉。(《內經拾遺方論》梧桐濯足湯)

【臨床套用】治療高血壓病
觀察Ⅰ、Ⅱ期高血壓患者80例,52例口服梧桐葉糖漿,每次10毫升(含干生藥2克),每日3次;28例除口服外,並加用梧桐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天2毫升(含黃酮甙20毫克)。經治2個月,顯效(舒張壓下降20公厘汞柱以上者)23例,好轉(舒張壓下降10~20公厘汞柱之間)37例,無效(舒張壓下降10公厘汞柱以下者)20例。治療前後曾對60例病人進行血清膽甾醇檢查對照,治前血清膽甾醇平均值為249.5毫克%,治後為175.9毫克%,平均每例下降73.6毫克%。在60例中有57例治後顯著下降(50毫克%以上)者41例,占72%。治程初期可見噁心、胃不適、腹痛、腹脹等消化道反應。另曾以梧桐葉片劑(干浸膏粉壓片,每片相當干生藥2克。日服3次,每次3~4片)治療觀察高血壓及降低血清膽甾醇100例,服藥2月後,降壓的總有效率為86%,其中顯效率10%;血清膽甾醇的下降率為80%(其中下降21毫克%以上的占69%,下降50毫克%以上的占31%)。臨床觀察到,部分女性肥胖型高血壓患者,服藥後有較明顯之利尿作用,且月經增多,體重減輕,但血清膽甾醇下降不明顯,部分反而升高。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