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中草藥 收藏本頁

中草藥搜尋
搜尋中草藥:

中草藥大全具有6024種中草藥的完整資料,文字檔高達14.1MB,記載內容十分詳細。
只要您在搜尋框內輸入您要找的中草藥名稱,馬上會搜尋出資料庫的記載詳細內容!
注意:本系統為網路資料彙整,不具醫學專業考證(若要使用本資料,請先請教有醫師執照之中醫師)!
網站聲明:本網站對於查詢資結果內容,完全不付法律上任何責任



中草藥大全(資料庫查詢系統) / 竹瀝上一個 檢視全部 下一個

竹瀝

竹瀝
(《本草經集注》)

【異名】竹汁(《本經》),淡竹瀝(《別錄》),竹油(蘇醫《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植物形態詳"竹茹"條。

【製法】取鮮竹竿,截成30~50厘米長,兩端去節,劈開,架起,中部用火烤之,兩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藥材】為青黃色或黃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氣。以色澤透明者為仕。
大部分地區均產。

據文獻記載,除淡竹瀝外,供藥用者尚有苦竹瀝、慈竹瀝等。

【性味】甘苦,寒。

1《別錄》:"大寒。"

2《綱目》:"甘,大寒,無毒。"

3《藥品化義》:"味甘淡,性涼。"

4《本草從新》:"甘苦,寒,滑。"

【歸經】入心、胃經,

1《藥品化義》:"入肺、胃二經。"

2《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經。"

【功用主治】清熱滑痰,鎮驚利竅。治中風痰迷,肺熱痰壅,驚風,癲癇,壯熱煩渴,子煩,破傷風。

1《別錄》:"療暴中風風痺,胸中大熱,止煩悶(《綱目》末句下有"消渴勞復")。"

2《藥性論》:"治卒中風失音不語。"

3《本草拾遺》:"久渴心煩。"

4《綱目》:"治子冒風痙,解射罔毒。"

5《本草備要》:"消風降火,潤燥行痰,養血益陰,利竅明日。治中風口噤,痰迷大熱,風痙癲狂,煩悶消渴,血虛自汗。"

6《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熱除煩,治牙痛,明眼目。"

【用法與用量】內服:沖服,1~2兩;入丸劑或熬膏。

【宜忌】寒嗽及脾虛便溏者忌服。

1《綱目》:"薑汁為之使。"

2《本草經疏》:"寒痰濕痰及次食生痰不宜用。"

3《本草備要》:"寒胃滑腸,有寒濕者勿服。"

【選方】1治中風口噤不知人:淡竹瀝一升服。(《千金方》)

2治風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瀝二升,生葛汁一升,生薑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溫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千金方》竹瀝湯)

3治卒消渴,小便多:作竹瀝恣飲數日愈。(《肘後方》)

4治產後身或強直,口噤面青,手足強反張:飲竹瀝一、二升。(《梅師集驗方》)

5主妊娠恆若煩悶,此名子煩:茯苓三兩,竹瀝一升,水四升,合竹瀝煎取二升,分三服,不差重作,亦時時服竹瀝。(《梅師集驗方》竹瀝湯)

6治小兒驚風天吊,四肢抽搐:竹瀝一盞,加生薑汁三匙,膽星末五分,牛黃二厘調服。(《全幼心鑒》)

7治小兒口噤,體熱:用竹瀝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兵部手集方》)

8治乙腦、流腦高熱,嘔吐:竹瀝代茶飲。(江西《中草藥學》)

9治金瘡中風,口噤欲死:竹瀝半大升,微微暖服之。(《廣利方》)

十治小兒大人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膿涕粘:淡竹瀝一合服之,日三、五服,大人一升。(《兵部手集方》)

⑾治小兒吻瘡:竹瀝和黃連、黃檗、黃丹,敷之。(《全幼心鑒》)

⑿治小兒赤目:淡竹瀝點之,或入人乳。(《古今錄驗方》)

⒀治小兒重舌:竹瀝漬黃檗,時時點之。(《簡便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