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民間偏方 收藏本頁

民間偏方搜尋
搜尋偏方:

民間偏方大全(資料庫查詢系統)有7605種民間偏方,您在查詢框輸入【民間偏方名稱】即可馬上查詢!

注意:本系統為網路資料彙整,不具醫學專業考證(若要使用本資料,請先請教有醫師執照之中醫師)!
網站聲明:本網站對於查詢資結果內容,完全不付法律上任何責任!

偏方分類:內科 外科 腫瘤 皮膚 五官 婦科 男科 兒科 保健 藥酒 其他

民間偏方 / 其他 / 中醫常識 / 要從多元認識中醫上一個 檢視全部 下一個

要從多元認識中醫

回顧和反思20世紀中醫發展的風雨歷程我們不難發現,中醫發展一直籠罩在科學主義的陰影中,並在不懈地追求醫學一元主義的理想目的。科學主義視科學(現代科學)為最高的的價值標準,用這種標準來理解、評價和發展中醫,其結果必然將中醫視為「非科學」,而一切非科學的東西在科學主義的視野裡是應被廢除或改造的,於是便有了「廢止中醫」、「廢醫存藥」、「中醫科學化」等口號和主張,中醫至今仍沒有擺脫被質疑和改造的尷尬境地。醫學一元主義與科學主義具有內在互補,「構成了20世紀中國醫學的一個主旋律」。醫學一元主義認為「天下事物只有一個真是」,各種醫學體系的並存是暫時的,必將像其他傳統自然科學一樣,百川歸海,最終走向統一。醫學一元主義追求的是「歸於一是」,而科學主義則指明歸之於科學。20世紀中醫發展的種種思潮,無論是「中西醫匯通」的實踐,「廢止中醫」的嘗試,還是中西醫結合運動的開展,甚至是中醫現代化的努力,儘管各種主張和口號有所不同,但其追求的理想目的卻傾向一致,即創立一種統一的、一元化的現代新醫學。從實踐結果來看,與實現一元化的醫學理想目的尚有很大的距離。「中西醫匯通」結果是「匯而未通」,「廢止中醫」是以失敗而告終,「中西醫結合」目前還處於「結而未合」的狀態,中醫現代化道路困難重重。
面向21世紀,中醫要擺脫20世紀的困境,就必須走出科學主義的陰影和醫學一元主義的認識誤區,重新轉換視功能變數,更新思維,確立醫學多元主義的理念,從多元的視角重新認識和發展中醫。
一、中醫是什麼?
有人認為中醫是科學,有人認為是技術,還有人認為中醫是自然哲學、經驗、文化、前科學、潛科學等等,對中醫的學術質至今尚未形成共識。其實,有關中醫的本質問題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形而上」的思辯,這一元哲學問題的解決對中醫發展道路的選取至關重要。若果中醫是科學,那麼我們就可以用自然科學的一般標準來檢驗、評價、研究和發展中醫;若果中醫不是科學,那麼「中醫科學化、現代化及中西醫結合的提法有待於進一步商榷」(引文)。簡單地用科學主義和一元主義的標準來「說中醫就是科學或是不是科學,是一門經驗醫學或是哲學醫都會使我們陷入一個難堪的困境」(引文)。也許,從醫學的多元角度理解中醫,可使我們開闊視野,擺脫困境。
認為中醫不是科學的人所持的標準是現代科學的標準。若果用現代意義上的科學標準來衡量,不但中醫不是科學,古代西醫也不是科學,古代東西方均沒有科學。把科學狹隘為「現代科學」,把醫學狹隘為「現代醫學」,這種劃分方法等於抹煞了科學(醫學)的起源。實際上,醫學顯然不是到了近代才突然產生的,同其他自然科學一樣,醫學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從童年的幼稚、青年的壯大,中年的成熟,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特點。醫學又同其他自然科學一樣首先是一種文化,它的存在和發展要受到文化的影響,是與一定時期、一定民族的文化關聯聯的,這使得醫學具有了多元的特徵。
1.醫學發展的階段——時間上的多元。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醫學有著不同的特徵,古代醫學帶有經驗色彩和自然哲學特徵,中、西醫學概莫能外。從兩種醫學的典定著作《黃帝內經》和《希波克拉底文集》中便可看出古代醫學「基本上處於現象的描述、經驗的總結和猜測思辯階段」(引文)。近代以來,西醫學脫離了自然哲學母體的懷抱,走上了實驗科學的發展道路,用解剖、實驗、分析、定量等復原的方法來研究人體、治療疾病,從而形成了機械論生命觀和生物醫學模式。現代醫學在不斷分化的基礎上開始了新的綜合,又重新開始強調人體的整體、有機和動態,併力圖克服生物醫學模式的局限,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來認識人體,治療疾病。可見,醫學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現代醫學不可能是醫學發展的終結和惟一形態,它只是醫學發展的一個階段,未來醫學又將會有與現代醫學不同的特徵。因此,若果把醫學某一階段的特徵當作醫學的惟一特徵,當作衡量一切醫學形態的標準,顯然是不合理的。
2.醫學的民族——醫學文化多元的表現。不同民族具有各自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與思維模式,不同的思維模式形成了不同的科學傳統。中西醫學分別誕生於各自不同的文化土壤裡,各民族的文化傳統,特別是其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對醫學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影響著醫學對像和方法的選取,而且制約著醫學的質和發展方向。可以說,中西醫學範式的差異本質上是不同文化模塑的結果。儘管其他自然科學近代以來淡化了民族,成了「世界科學」,但醫學對像和醫學質的特殊使其在一定範圍內、一定程度上儲存了一些民族,這些民族醫學在現代醫療體系中扔佔有一席之地,至今仍然發揮著現代醫學無法取代的作用。若果用一種醫學去取代另一個,改造另一個,那就意味著無視不同民族對世界的不同認識,忽略了另一個民族的思維模式,否認了傳統醫學的現代價值。用現代醫學來取代中醫,實際上是「西方科學中心主義」在醫學領功能變數的表現。
3.醫學認識的相對——醫學認識多元的表現。中西醫學儘管面對同樣的人體和疾病,但由於研究角度和方法不同,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醫學範式,它們從各自不同的層面上總結出了不同的醫學理論,並利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治療疾病,增進健康,兩種醫學範式具有較大程度的「不可通約」。兩種認識都具有相對,都有自身的合理和局限,所以不能簡單、絕對地用優劣、高低、先進與落後等價值標準加以評價。儘管現代醫學採用實證的方法,已經揭開了人體許多奧秘,並成為當代醫學的主流。但現代醫學也不是萬能的,在應付身心疾病和現代文明病方面,在解釋心理精神現象方面所表現出的無能為力,都表明現代醫學需要完善和補充,而中醫學在這些方面又的確有優勢。顯然,試圖用現代醫學來代替中醫學,實際上是無視了醫學認識的相對,無視了中醫學的現代價值。
4.醫學評價標準的多元。醫學是以人體為研究對象的,以治療疾病和增進健康為目的的。與其他自然科學相比,無論是在研究對像、研究目的,還是在價值觀念、量效標準上均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決定了「醫學不僅僅是科學」,它不僅是探索人體和疾病的真理認識,同時也是一門防治疾病,增進健康的技術,甚至還是一種具有鮮明人道主義色彩的「仁術」,醫學是科學、技術和仁術三者的有機統一體。因此醫學的評價標準也應是多元的,不僅要從客觀、真理方面去界定,也要從實用、有效方面去衡量,乃至要從人文、人道方面去評判。現代醫學用實證的手段,開啟人體一個又一個「黑箱」,已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對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疾病的本質和規律有了比較客觀和精確的認識,具有較強的「科學」。但現代醫學對許多疾病仍然「心有餘而力不足」,儘管已經找到了明確的病因病理,但卻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療技術和手段。中醫學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治病方藥和保健方法,對許多疾病,特別是現代醫學棘手的疑難雜證,如心腦血管、腫瘤、免疫、代謝、心身複雜病症及病毒感染等疾病能夠起到不同程度的治癒、控制和緩解作用。儘管中醫對其治癒疾病機理的認識還比較粗糙,「科學」不足,但在控制和治癒疾病,增進健康的醫學目的上無疑是成功的。臨床經驗和技術的有效是中醫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在這個層面上與現代醫學存在著較強的互補。否定中醫實際上也就否定了中醫臨床的有效,違背了醫學評價標準的多元。
醫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體的健康和疾病,而是人體一個複雜的客體,既有自然屬,又有社會屬;既有生理特徵,又有心理特徵。隨著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單純的科技定位局限日益暴露,特別是在醫學科學主義、技術主義和一元主義的衝擊下,醫學人文精神失落了,醫學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分離了,現代醫學成了「單向度」的醫學。因此必須對醫學進行重新定位,用醫學的文化定位來豐富和補充醫學的科技定位,使得醫學真正成為「人」的醫學。中醫具有悠久的人文主義傳統,「醫乃仁術」中就包括著豐富的人文的、德的人道主義的愛心和濟世精神,中醫本身就是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有機統一體。科學主義和一元主義將中醫這一複雜的文字給誤讀、簡化、肢解了,中醫源遠流長的人文精神冷落一邊,甚至遭遇批判和拋棄。因此,將科學、技術、人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將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相融合,從科學、技術、人文多向維度來審視醫學是21世紀醫學工作者應有的視角,而中醫學人文精神的挖掘與提升將為現代醫學視角的轉換提供新的啟示。
二、多元文化發展是大勢所趨
中西醫學的差異從內在本質上看是中西醫學方法論的差異,於是有學者認為中西醫學的差異是系統整體論與分析復原論的差異、生成論與構成論的分別、模型論與原型論的不同。那麼,不同的醫學方法論之間是否有高低之分、優劣之別;醫學方法論究竟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費耶阿本德在其名著《反對方法》中提出的多元主義方法論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示。與傳統一元惟我獨尊的方法論原則相反,費耶阿本德的多元方法論容許採用一切方法,容納一切思想,反對傳統方法論原則的惟一、普遍,反對傳統方法對其他方法的排斥和打擊。他強調不存在什麼惟一的規範的方法論,一切方法和規則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都不是普遍的標準,都有其局限。費氏的方法論原則不是反對一切科學方法,而是旨在反對那些僵化的、「普遍」實用的方法,反對把僅僅在一定範圍實用的方法教條化,並推廣到一切領功能變數和時代,脫離歷史和現實的傳統方法論思想。他主張的是開放型的、自由創造型的、具有生命力的、能夠適應歷史變化的、促進人的個發展的、能夠最終有效地揭示外部世界深藏著的秘密的方法。費耶阿本德的結論是:現實的科學比人們所料想的更接近多元論,只有方法上的多元論才能「導致真理」。儘管費氏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具有無政府主義色彩和相對主義的不足,但其多元主義方法論無疑具有一定的合理,對於我們理學方法論的多元以及中醫的發展道路的選取有所啟迪。
由於生命現象的多樣和複雜,企圖用一元的方法揭示人體和疾病所有奧秘的努力必將失敗。近代以來,西醫學採用了復原論的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隨著醫學的發展,復原論方法的局限暴露無疑。而中醫方法論重整體、聯繫、動態、功能、直覺的有機整體論方法更加契合生命的本質。德國漢學及中醫理論和方法論教授滿晰駁在談到中西科學和醫學方法論時強調,「我們應當習慣於這樣的觀念:它們是沿著不同的道路朝著嚴格意義上的科學這同一峰頂攀登的兩支不同的隊伍。顯然,為了達到同一目的—理對確定的經驗事實的惟一定義,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道路)」(引文)。中西醫學方法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二者只有通過互補並存的模式方能有利於醫學的發展。試圖將用復原論方法來研究和展中醫當成是中醫研究和發展的惟一道路和選取,無疑是在否定中醫方法論的現代價值,是有悖於醫學方法論的多元宗旨。
21世紀中醫的發展必須走出科學主義和一元主義的陰影,確立醫學多元主義本體論、方法論、價值論和發展論的觀念。「我們應當寬容地理解醫學,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醫學,而不應當將那些未能得到實驗證明,未能上升到現代科學水平的醫學逐出醫學之外」。寬容地理解醫學,不僅僅指現代醫學對傳統醫學的寬容,而且也內含對中醫發展各種道路和模式的寬容。20世紀中國醫學的一元主義失敗的教訓告訴我們,中醫的發展道路也應是多元的、多維的。在中醫發展模式上,目前主要存在著三個方向:傳統中醫、中西醫結合和中醫現代化。在目前現代醫學和中醫發展的現實條件下,任何一種孤立的發展模式都不足以充分繼承和發揚中醫的特色和優勢,而各種發展模式之間的差異、互補和競爭將形成中醫發展的重要機制,有利於中醫的發展。
21世紀將是多元文化並存與互補的世紀,隨著「歐洲文化中心論」的終結,以中國文化為代表的東方傳統文化的價值將被重新發現。21世紀將是東西方文化匯合的時代,將是中國傳統思想大放異彩的時代,21世紀的中醫學將有希望與中國文化共同回歸到多元的世界,繼續為人類的健康奉獻出自己的智慧和經驗。

© 2007-2009 ZIP369網路技藝學院 PHP程式網站實際運用與教學範例
本程式為網路教學PHP程式語系範例(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馬上改進或移除:topadmin@por.tw
注意:本系統為網路資料彙整,不具醫學專業考證(若要使用本資料,請先請教有醫師執照之中醫師)!
網站聲明:本網站對於查詢資結果內容,完全不付法律上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