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職場精英的四大業餘生財之道 – 職場管理
用好業餘時間,生財大有機會。我們總結了愛好型、技術型、資源型以及投資型四大形態,讀者可以根據我們所採訪的案例的特點,結合自身情況,找到發財新機會。 哪一行業都能幹出名堂,可是哪一行業最適合你自己的呢?首先便是要瞭解自己。每個人的綜合能力都可以通過一個四層的金字塔模型來表示。從金字塔底層到塔尖的四層分別是知識、技能、才幹以及驅動力。其中驅動力是個人內心深處進行工作的動力源,即自己究竟為什麼而工作。這一點尤其重要,瞭解自己的驅動力也就瞭解了自己的價值取向,從而可以與期望行業、企業的價值進行對照,並可以考察自己是否與所希望得到的工作相符合。 具體執行上,在找業餘生財的方向之前,我們可以再建立一個行情金字塔,底層是行業選取,在眾多行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金字塔中層是環境選取,即對自身及周圍環境條件進行考察,篩選出能夠讓自己發揮技能的行業;金字塔的高層是職位選取,即在與自己符合的行業中找到與自己符合的崗位。這樣的分析定位可以有效地排除你在選取兼職過程中的盲目性。 根據以上原則結合市場上的實際狀況,我們總結了愛好型、技術型、資源型以及投資型四大形態,以供讀者按圖索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取。 愛好型“達人”潘亮: 業餘創作名利雙收 有人說,人生最幸福的事兒,莫過於將自己的興趣作為終生職業;也有人說,當你將興趣作為自己的職業,那麼你將永遠失去一門愛好。我們認為,將自己的興趣作為兼職,或許是個不錯的選取。潘亮,就是正在以這樣的模式踐行著。 幾年來,潘亮不僅主業耕耘得有聲有色,而且在副業領功能變數也有了超過主業的收入,甚至在不斷摸索中,找到了自己未來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兼職單純因為愛好 “我平時特別宅,不太喜歡夜生活。對我而言,除了早上8:30到下午5:00的上班時間,離開單位之後就都是我可以自由支配的業餘時間。”80後潘亮的本職工作是某大型國有企業下屬企業報的編輯,朝九晚五中的一員。“做兼職有很多原因,但我跟別人不一樣,單純是因為喜歡,從小就對文學有特別的愛好。”因愛好而兼職還要從潘亮的學生時代說起。 潘亮告訴記者,他接觸電腦的時間比同齡人要晚,大一上學期對電腦還不甚熟悉。但是大二下學期,偶然間聽到有人說可以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潘亮一下子將這一陌生的空間演變成施展才華的熱土。“我上去一看,我寫得比別人好”。於是,一發不可收拾。 最初,潘亮是在一個類似老年活動中心性質的論壇上發表武俠小說,與一些老同志相互切磋。2005年,起點文學網從眾多文學網站中顯露頭角,潘亮開始轉戰起點,筆名三可居士。在起點上發文賺錢,就必須先成為其簽約作家。然而,潘亮的第一本卻遲遲沒有和起點敲定。為了簽約方便,最後他選取了一家小型的文學網站。可惜的是,小網站相應的實力也弱小,沒過多久就倒閉了。後來北京人民出版社有意幫潘亮出版小說,合同落定,只等出版。然後一紙靈異類小說不准出版的規定,又讓此事最後不了了之。 峰迴路轉的是,一位出版社的編輯在起點上看中了潘亮的小說,決定出版。“這是一家台灣的出版公司。當時還沒有經濟危機,文化產業相對大陸而言也更為發達”。這本小說名為《異界公司》,總共60萬字,正文八本,加上番外等小本,共15冊。 寫作收入頗為可觀 小說前四本出版的時候,潘亮還是海事大學國際航運專業的學生,時間相對較多,成書很快,基本上半個月就可以完成10萬字的書稿。潘亮說:“網路文學就像煙花一樣,綻放的時候很絢爛,很吸引人。繁華過後就什麼都不剩下了。所以寫稿速度是抓住讀者很重要的一項基本素質。我就知道曾經紅極一時的網路作家,每天晚上一瓶紅酒,三四個晚上就能完成一部20萬字的小說。” 讓潘亮記憶猶新的是,他兼職出版的第一本小說就拿到了14000元的稿酬。除了請朋友們嘬了一頓,還給自己買了一台當時價值不菲的IBM筆記本電腦。“台灣出版公司的稿酬分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保底稿酬,這部分的多少是和出版社談的,當時我是4000元一本;另外一部分便是版稅,台灣版稅為10%,略高於大陸市場。但是台灣地區市場小,印數也相對較少,但只要能保證讀者群,收入還是很穩定。我兼職收入一個月最多可以拿到將近3萬元。”潘亮說。 投入職場之後,第一次踏上工作崗位,一切都是適應磨合階段,身心俱疲。這個時候還要再完成書稿,潘亮覺得實在有點力不從心。在本職工作和兼職之間,潘亮果斷地選取了前者,這時他放慢了出書的速度,完成書稿的頻率漸漸從兩個月一本,延長至三個月,甚至四個月,直至整套系列叢書出完。 在工作踏上正軌,掌握好流程以及節奏之後,潘亮又陸續幫文化公司寫過幾本韓流言情。隨後再次轉戰起點。他說:“但是這時的起點文學網已經和當時大不相同。最初的起點是百家爭鳴的,但是現在書多,高手也多。以前是單兵作戰,相對混亂,只要有一個新穎的題材,就很容易跳脫出來。這種盈利模式是自發的,相對傳統的。而現在更多的是專業化的運作,一炮走紅的大多是身後有專業的團隊在炒作。這對作者各方面的實力都是一種挑戰。” 這個時候雖然潘亮的小說已經與起點文學網簽約,並由編輯推薦,但潘亮志不在此,收入微乎其微。 兼職轉戰劇本創作 原來這個時候,潘亮的創作重心發生轉移。“我個人覺得寫小說過氣了,不好玩。現在開始搞劇本創作”。 最初投入劇本創作的潘亮,並沒有找到門道,只是看到網上有許多徵稿訊息,一般只要求提供2000字的大綱即可。興趣所致加上出手又快,潘亮寫了無數劇本大綱,但無一例外地石沉大海。 直到去年,一家出品國際大片的大型電影公司舉辦了一場有獎劇本徵文比賽,潘亮一舉獲得了二等獎,獎金4萬元。然而這筆獎金在潘亮眼中似乎不值得一提,因為他更看重的是,因為此役而獲得的進入電影圈的門票。 前不久,潘亮去北京參加了電影節,目前劇本也基本有了合作意向,導演、投資人、故事情節都已基本定型,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劇本將被搬上大螢幕。 同樣是出於寫作的愛好,轉戰劇本創作,潘亮還有一層考慮:“一來劇本創作的收入肯定高於目前的圖書市場,畢竟現在隨著年齡增長,已經是拖家帶口的,不再是當年的毛頭小伙,經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我也在探索一條更好的職場發展道路,畢竟人要往高處走。” 但是今後是否要成為全職的編劇,潘亮猶豫不決。他說:“現在的工作對於我而言,一年七八萬元的收入,十分穩定,流程清楚,不大會犯錯。但是我兼職的行當,並不像財務會計之類的有技術特長,可以一輩子靠這個吃飯。對於編劇的明天,我心裡還是沒有底。我現在在觀望,一方面考察編劇的職業前景,另一方面看這份兼職是否會與現有本職工作衝突。如果不矛盾,我還是會同時進行下去。” 兼職是否影響本職工作?他說:“我覺得兼職對本職工作影響不大,甚至還有正面說明。像我在企業報上班,工作主要就是寫新聞稿,有時還要寫長篇通信。因為長期練筆,在做本職工作時,至少是文字通順,交稿迅速,而且可以把事件的來龍去脈講清楚的。” 對於如何協調好主業和副業的關係,潘亮告訴記者:“時間是肯定有的,我認為兼職最主要的還是感興趣,而不是為了貼補家用。很多人下班之後放鬆的模式是泡吧、唱卡拉OK,對我而言坐到電腦前打字來一場頭腦風暴是最好的放鬆。這樣才能保證主業和副業都有較高的成效。” 技術型“達人”陳旭:兼職收入超過主業 今年32歲的陳旭在廣告公司工作已有6個年頭,從讀本科開始,他就和廣告結下了緣分。現在,他已是項目負責人,偶爾接做些兼職更讓他的收入錦上添花。去年年初,陳旭靠著積蓄買房了。 “對一個外地學生來說,在上海買房真的是個很難實現的夢想,不過好在我做到了。”陳旭的臉上難掩興奮地說,他很直接地告訴記者,如果只是靠著廣告公司日常工作的收入,買房或許要再等上5年,而正是依靠20多萬元的兼職收入,他的生活才提前發生了改變。 進“錯”專業入對行 “大學本科時,我學的專業就是藝術設計,讀研後,我繼續選取了這個專業。”陳旭說。儘管高考之前,自己從未想過會走上廣告設計的道路,第一志願填報的是工商管理,但是機緣巧合下,進“錯”專業卻入對了行。 “大學第一年結束的時候,我就已經認定了這條路。”他覺得,廣告是一個很有前途、能夠有所作為的專業。儘管國內廣告業起步較晚,但空間很大、專業性較強,專業需求量極大,他很看好這個行業。 為了能讓自己更具競爭力,本科畢業後,陳旭直接進入研究生階段深造,前後一共6年的專業學習讓他在畢業後終於完成進入一家國際知名廣告公司工作。 基礎做起,搭建人脈 一個外地學生要在上海扎根並非易事,但陳旭做到了。 入職後,他從部門最基本的創意、設計工作做起,一做就是4年。“那時候到手的收入只有4000多元,除去房租、車費、餐飲、電話費外就不剩什麼了”。雖然公司名氣很響,但這個行業就是這樣,起步階段的收入並不具有吸引力。那時的陳旭也沒有什麼兼職可做。 不過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從前輩那裡不斷吸取經驗,漂亮地完成了很多動畫、網站的設計工作。同時,他也在圈子裡廣結人脈。一些同事跳槽後,陳旭還是會時不時地和他們聯繫、請教一下。久而久之,圈子裡的朋友越來越多了。 在工作的第五個年頭,陳旭的名片上終於出現了項目經理的字樣,也就在那時,他的收入有了明顯的增長,月收入達到了8000元。更讓他高興的是,自己曾經結下的人脈開始發揮作用了,一些已經跳槽的老同事開始私下邀請陳旭幫忙做項目,他的收入開始不斷增長。 職位上升,為兼職提供條件 “做項目經理其實要比創意設計靈活不少,或是換句話說,肩上的擔子是沉了,可是自由調配的時間也多了。”職位上升後,陳旭不再需要對設計工作親力親為了,他只需對到手的項目做整體規劃,安排好具體的時間進度,再對具體操作人員做些調配就行了。在項目完成的過程中,他的任務就是監控。這樣一來,就為兼職騰出了時間。 當有老同事、朋友向他發出項目製作邀請時,陳旭會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選取,“不與工作衝突、不讓自己太累”是他的原則。 “其實,要是我每個兼職都接,現在的積蓄肯定更高,但這樣身體也會垮掉。”陳旭告訴記者,兼職做一個網路廣告,一般需要5天時間,收入在6000至2萬元不等。而接一個網站設計的活兒,耗時較長,需要1至1個半月左右,收入也會高出不少,能夠達到5萬至10萬元。不過,無論是哪種兼職,陳旭都不會獨自攬下,通常,他會找行業內熟識的朋友幫忙一起做,大家也能一同賺錢。 “一個人的時間、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人家給你做項目當然有時間要求,如果趕不及交貨,可就砸了牌子了。”因此,每次有兼職項目時,陳旭都會首先考慮時間問題,如果工作較忙或是精力不夠就會推掉。如果抽得出閒置,並且對方要求完成的時間又比較合理,他就會考慮接下。一旦答應,陳旭會立即動手找人合作,完成後大家分成。 “我一般就是做接活兒和配置的工作,必要的時候看看大家的完成情況,很偶爾才會自己設計製作”。看得出,陳旭已經邁入了職業道路的新階段,對自己有了新的定位。 收入雖高,卻只是副業 儘管私下接項目來做的收入相當誘人,但陳旭告訴記者,自己從來不會主動尋找兼職,只有對方主動找上門來的生意才會考慮做或不做。這是因為他心裡明白,兼職的收入雖高,卻也敵不過主業來得重要。要是自己在廣告公司不能一步步向上發展,兼職的機會也會慢慢減少,收入下降自然是他不想看到的。 “我粗略算過,現在這個職位的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而我的兼職收入可以遠高於此,只要多接幾個大項目,日子就能過得相當舒服”。在接受採訪前幾個月,陳旭就做了一回“拚命三郎”,他一口氣連續接下3個項目,3個月不到的時間到手7萬元。而這些收入,能為他償還房貸做出很大貢獻,也能為他的股票投資增加籌碼。 展望未來,陳旭依舊將廣告公司的本職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子上。他告訴記者,如果能夠再上一個台階,那麼薪資收入就能輕鬆超過現在主副業相加的數字了,這當然也是他所期待的。 資源型“達人”白睿:美妝代購網店輕鬆賺錢 “開店其實是我從小的心願,沒想到還成真了。雖然蠻辛苦的,不過挺有意思的,也很滿足。”今年28歲的白睿說。她是一家網上美妝代購店的掌櫃,不過這只是她的兼職工作,就任航空公司空乘人員的她憑借工作與人脈優勢,可以從世界各地代購到遠低於國內專櫃價格的護膚、化妝用品。也正因為這樣,小店應運而生了。 網上開店做代購,源自兒時心願 4年前,白睿應聘成為了一名航空公司空乘人員,經常服務於國際航班的她有機會往返世界各地,更能頻繁光顧浦東日上免稅店,因此能夠購買到遠低於國內專櫃價格的美妝產品。 白睿告訴記者,開店是她從小的夢想,小時候想開店賣長毛絨玩具,後來想開個書店,優哉游哉看書品茶。不過她心裡明白,實體店畢竟要花不少成本,一是房租、囤貨成本,二是人力成本。如果只是兼職經營,很可能力不從心。所以,開店的念頭也就一直擱置在那裡,直到工作落實後,白睿看到了機會。 “就以日上免稅店的價格來說,比起國內專櫃就便宜一大截。雅詩蘭黛ANR即時修護精華專櫃售價880元,眼霜售價500元,而在日上,這樣一套組合的價格只需820元。海外代購的價格可能更低。在美國,同樣的套服只需要100多美元,折算下來差不多700至730元。”白睿說。她大概算了一下,海外代購、日上代購的進價一般是國內專櫃售價的5折到7折,這也就給了她網上開店最基本的獲利基礎。 不過,白睿設定的利潤率並不高,“一般日上進貨加價5%至10%,海外代購加價15%至20%。”她說。 合理安排作息,主副業兼顧 儘管只是網上開店,可照看總是免不了的,身為空乘人員的白睿並不可能時時掛線上上。那麼,與顧客的交流又該如何進行呢? 白睿告訴記者,要合理安排其實並不難。她的作息雖然比較不固定,但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較多的。一般一次航班做完後,可以休息2~3天,這時候是她發貨的主要時間,而她會預先將能夠代購到的寶貝掛在網上供買家選購。 白睿告訴記者,她每個月的國際航班大概有4個左右,頻率較高,一般不急用的顧客都樂於等候。而為了滿足一些急用的顧客,她也會從進價較低的通路囤一些當季熱門產品。“比如夏天到了,我就囤了一些防曬霜、曬後修復產品,到了秋冬,就要改囤保濕類產品了”。如果一段時間內沒有合適的國際航班,她也會找同事代購,盡可能快地發貨給買家。 比較細心的白睿還會在旺旺上每個顧客的名字後面做注解,寫下她們已經購買的產品,以及可能的需求,以便下次交流時更有針對性。 用心經營,朝皇冠賣家進軍 不難看出,即便只是兼職代購,白睿也是相當用心的。因為這份兼職不僅僅源於愛好,也在收入上給了她不少補貼。 白睿的工作月收入一般在10000~12000元左右,根據航班情況會有所浮動,而目前小店每月所產生的收益在3000~4000元左右,兩者相加,生活可以過得相當滋潤了。 當然,開店可不是容易的事,其中的千滋百味也只有體味過的人才能明白。白睿說,她就遇到過“極品”買家,不僅討價還價,還要求包快遞、送小樣,甚至指定小樣品牌,結果步步退讓,統統答應下來後,對方拍下貨品卻遲遲不付款。最終這筆交易都沒有完成。這次教訓後讓她有了絕不輕易讓價、包郵的原則。 在閒暇時間,白睿還會格外留意護膚、彩妝類刊物、電視節目,並將身邊朋友使用產品的心得體會記在心裡。除了本身喜好外,這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顧客。當有買家咨詢產品特點、功效時,她就能給予客觀、中肯的建議了。當然,白睿也會提醒所有買家,因為膚質的不同,相同產品的效果是無法保證的,最好的方法是去專櫃試用後再進行代購,這樣既能買到理想的寶貝,又能節約成本。 現在,小鋪在白睿的細心照料下已經達到了3鑽信用,平均下來,每天都能售出一兩件寶貝。白睿說,她的近期目的是將小鋪打造成皇冠商戶,成為每一個老顧客偏好的美妝代購小店。 投資型“達人”吳慶:買基炒匯圓了買房夢 吳慶是一家商貿公司的行政部經理,朝九晚五的時間表已經運轉了15年。和絕大部分的70後一樣,他的理財啟蒙也是來自股市。他說:“2000年來到上海,那時候一個月4000元,自己吃飽喝足問題不大,但是想買套房子把家人接過來,所以才開始跟同事學著炒股。” 正職工作上的夥伴帶吳慶進入了業餘投資的大門,何曾想,正是這部分收入說明他實現了買房的夢想。 從零開始學炒股 回憶起最初的投資經歷,吳慶會覺得更像是遊戲。最初的半年,他選取股票的依據都是同事“師傅”的推薦,而師傅的依據則是“訊息”。 “我往賬戶裡存了2萬元,買什麼、什麼時候賣都是跟著同事,3個月之後賺了不到2000元,扣除買股票機的800元,感覺自己賺了。正想著是不是再把家裡的積蓄拿點出來接著炒呢,那個同事跳槽了。雖然一直保持聯繫,但是總歸不是那麼方便,只好逼著自己認真學起來。” 在吳慶開始“掌管”自己的投資之後,他發現炒股是一件挺麻煩的事兒。“每一本書上都說長線投資、價值投資,但是實踐下來就發現根本不靠譜。這根本就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市場,對於我這樣的散戶,聽到可靠的訊息了,就賺;靠技術分析,聽股評,一直都是虧的。” “傻瓜”式的基金投資 不鹹不淡的炒股生涯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是從2004年起,吳慶的賬戶就基本上處於很少交易的“睡眠”狀態。他說:“一方面那時候行情不好,熊市的時間太長了;另一方面我換了一家公司,而且升職了。新公司很明確地規定,上班時間不能使用股票軟體和瀏覽行情,而且我管理整個行政團隊,除了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之外,也確實沒時間炒股了。” 2005年下半年,牛市的跡像已經十分明顯了。不甘放棄投資但又沒時間操持股票的吳慶,把目光盯上了當時還是新興門類的股票基金。 得益於這次超級牛市的機遇,吳慶借助基金終於實現了買房的目的。“我2005年中的時候投進去10萬元,到年底一看收益不錯,跟家裡人商量之後又在2006年初陸續補進去30多萬元,這裡面有將近10萬元是找家裡人借的。到2007年3月份賬戶裡顯示基金總值超過了100萬元。那天晚上我給老婆打了個電話,決定趕緊買套房子。”吳慶很為自己的決定而慶幸地說,“我買好房子之後不到一個月,滬指超過6000點,隨後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買房子的時候看著股票狂漲,心裡都一直在後悔,覺得賣得太早了,後來才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