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的創業體系:讓好點子走向市場 – 創業故事
如果有一所大學在造就無數科學家的同時可以產生同樣多甚至更多的企業家,那麼這所學校應當就是擁有150年歷史,被譽為世界專案殿堂的麻省理工學院 (MIT)。據該校創業中心負責人Bill Aulet教授介紹,MIT的校友在美國成立了25800多家公司,僱員多達330萬人,每年的全球收益高達2萬億美元(約合12.7萬億新台幣)。如果將所有MIT校友創立的公司組成一個獨立的國家,那麼這個國家的GDP將排在全球的第11位。 是怎樣的創業環境使得一所大學可以對美國甚至世界有如此大的影響? 這週末舉行的首屆麻省理工中國創新與創業論壇(MIT·CHIEF)上,該校Deshpande科技創新中心負責人Charles Cooney教授解釋了MIT創新創業的環境。 從點子到公司 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認為自己的點子可以改變世界。而像其他科研機構、高校一樣,MIT的點子特別多。然而這些點子要通過不斷的篩選,進而導向市場,在市場和金融的共同的作用下成為公司,最後實現成長。但這些源於實驗室,源於學術的研究是基於好奇、創造知識、填補認知空白,而非商業化。因此,實驗室的完成與商業市場之間存在著一道鴻溝。
MIT根據創業流程分佈的內定生態體系,圖片來源MIT-CHIEF MIT的各種組織形成了學校內定的創業體系:從最初期鼓勵發明創新的Lemelson項目,到負責申請專利為初創公司發放牌照的審批部門 (TLO),說明改善商業企劃、組建公司的Legatum中心,通過符合業內人士為創業者提供一對一長期指導的服務機構,以及貫穿始終的創業中心。正是這一生態體系架起了一道橋樑。 Cooney教授認為這一模式可以簡化為“選取”-“導向”-“連線”。當發現好的點子,學校會撥小筆的補助金(Ignition Grant)說明其完善科研降低技術風險,當點子成為發明,學校會再撥一筆更多的津貼(Innovation Grant),通常是幾千美元,說明這個想法找到對的市場,這時學校會提供培訓導師激發創業的熱情(Catalyst Program)。這一週期通常需要2到3年。之後,為了同時降低技術和市場帶來的風險,也為了項目更有吸引力,學校會為這一創新連線外部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 風險與冒險 在來到Deshpande科技創新中心之初,Cooney教授就為自己定好了目的:“我將要給出的大多數資金都不會完成。”在他看來風險並沒什麼,而10年來Deshpande科技創新中心有著巨大的完成。中心最初建立時有著2千萬美元的資金,Conney教授和他的同事用1千多萬美元補助了90個項目,其中26個項目建立了公司,吸引了3億美元的風險投資。 剩下的64個公司呢?“這些公司正實現了我的個人目的:並非100%的完成,要承受風險,才能學到更多。”Conney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讓90個項目都發展成公司,他之所以沒有這樣做是因為他要找到的點子是對社會具有革新和巨大影響的。科技創新中心有超過300名教授和學生參與,吸引了200多家風投和企業家的合作,創造了超過400個工作崗位。 要想完成的把學術研究轉化成商業影響力,Cooney提出了6個必須滿足的條件: ‧ “點子”需產生於基礎科學的平台,這才是大學的根本。MIT每年的基礎研究經費可達幾億美元,這些資金來自於聯邦政府補貼、公司贊助等等。 ‧ “點子”應當是對社會問題的解決專案,先理解哪裡有問題,哪裡才會有市場。 ‧ 把研究創新推向市場時,同時需要資金和指導來彌補對客戶和產品定位的瞭解不足。 ‧ “內定生態體系”促進並回報創新的風險。一個學校如果只有唯一的補貼項目,一次商業企劃大賽,或是只有創業中心,單獨的符合導師項目,這些都遠不能夠達到相互補充發展的效果。 ‧ “外部生態體系”支援,培養並吸收創新的想法。 ‧ 擁有冒險精神和洞察力,能夠執行想法的企業家。 Cooney教授說MIT的使命就是吸引聰穎有抱負的學生,在教育他們成為科學家和專案師的同時讓他們擁有打破學科界限的自信,將他們研究的成果轉化成學術、社會和商業的影響力。為此,MIT要建立一個能夠支撐並延續創新和創業的體系,並不斷尋找能夠讓這一文化延續的外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