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的訣竅是什麼? – 企業管理
什麼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曾和一位工學博士出身的企業老總探討過這個問題,他的觀點我很認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一連串的“knowhow”(訣竅)集合。企業管理的訣竅看不見摸不著,它依附在每一位管理人員、專案技術人員和員工的身上,是別人奪不走的優勢。我曾先後三次陪中央企業到台塑考察學習,以下,我就從幾方面來梳理台塑管理的“訣竅”。 管理結構:雙層設計 台塑組織結構跟大陸企業有顯著的區別。大陸企業採取直線職能制,總部下面是各個職能部門,母公司下有若干子公司。這一設計的弊端在於,企業各種制度均由各職能部門自己制定,比如財務部制訂財務制度、人事部制訂人事制度,每個職能部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而且,每個職能部門都力圖擴大自己的權力和利益,結果就是職能設計交叉重複、多頭管理、矛盾衝突,這是目前大陸企業的通病。 況且,職能部門之上還有分管副總,於是副總之間打架,最終還要一把手出面協調,因為一把手沒屁股,其他人都有屁股。但當一把手協調完之後,後面還得出事兒,因為根本上是企業內定關係不順,也就是說我們企業的頂層結構設計出了問題。台塑管理架構最大的特點是雙層架構。 第一層叫總經理室,由15個機構組成,叫做專業事務幕僚,第二層架構由總管理處直接設立了各個職能部門,也是15個,叫共同事務幕僚。 為什麼要設雙層架構?它是這麼考慮的,總管理處內設總經理室,下設15個職能部門,負責企業制度的制定和制度執行的監督,以及制度的改善和完善,稱為“後台”;而總管理處下設15個部門,負責制度的執行,相當於大陸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可稱“前台”。兩層架構的本質在哪兒?把“前台”與“後台”分開,裁判員與運動員分開;立法與執法分開。統一制訂製度,對制度的整理合理性負責,對整體目的負責,避免部門立規、利益衝突,減少內耗和管理成本,前台和後台的職責分工非常明確,這是台塑管理架構的最大意義。 大陸企業很多問題出在哪兒呢?不是當事人的問題,而是企業頂層設計出了問題。什麼是企業內耗?就是不該支出的成本、無形之中消耗的成本。人與人之間本來10分鐘能解決的問題,弄得一個月也解決不了,這不就是成本嗎? 我曾經給中央企業提出建議,借鑒台塑做法,如果雙層架構的組織結構調整太大,至少要把企業中制訂製度的權力統一交給“企業管理部”。這個企業管理部歸誰管呢?一定要歸一把手管,不能歸任何副總管。這個部門統一負責制度的制訂,其他部門僅負責制度執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有人問我,“後台”這些人不執行制度,他們知道怎麼制訂製度嗎?我說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問過台塑的人,後台制定制度的人都是些什麼人?他們說都是集團各個領功能變數的“老油條”!薑還是老的辣,所以不存在不懂行的問題。 我建議,如果大陸企業把各個職能部門制訂製度的人集中到“後台”,“企業管理部”實質上就建成了。 權力配置:條條與塊塊的軟硬關係 我們看台塑,麥寮工業區和高雄工業區生產同樣的產品,但它們的事業部是垂直管理的,統一投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核算,所以不存在內定競爭。這又在另一層面上體現了其雙層架構的優勢:集權與分權。 台塑雖然沒有母公司,但像大陸企業集團一樣,執行的也是集權與分權的關係。總體部署是由集團高層決策,具體投資管理由各公司事業部負責,而某地、現場的管理機構只負責公共事務管理,比如說水電氣運輸等,不容許他們想幹什麼幹什麼。比如麥寮基地,這是一個超大型的石化基地,有47座工廠,但這47家工廠由不同公司事業部投資並垂直管理:台塑公司12座,南亞公司15座,太化公司9座,台塑石化6座,其他企業5座。 歸納起來其實就是:“條條”管投資、管生產、管經營;“塊塊”管服務、管協調。大陸某些央企則不同,下面那些“塊塊”都是實體,裡面所有的生產單位都由它管,因此不同的板塊之間就容易形成競爭關係。 流程管理:不達標,衛生間都出不去 日本飲料企業的車間,衛生標準是嚴格按照製藥廠的GMP標準執行的。某中國老總去考察時就遇到了難題:進得去,出不來。因為洗手間的門是電動的。他進去之後,按照國內的習慣洗手、烘乾,可是出不來,電話也沒找到,有日本員工給他指示牆上貼著的流程圖,一共四張:洗手、消毒、再洗手、烘乾。他重做了一遍,還是出不去,為什麼?不是門壞了,是消毒環節時間不夠,必須10秒以上。 故事很簡單,但是把企業內控的四要素都內含了: 一是管理準則,車間是GMP標準,因此衛生間要有相應配置,不能是隨便的衛生間,這就叫做管理準則。二是業務流程,這個順序是不能變的,不能說我先烘乾後洗手,那你還出不去,這人家有要求。三是關鍵風險控制標準,這“10秒鐘”保證的是產品質量、工作質量的控制點。四是訊息化,你想投機、想不按流程執行,那你就永遠在廁所裡待著。那麼,台塑做到什麼程度了呢? 1968年,台塑已經開始搞訊息化了。台塑管理具體體現出來,就是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單化、流程表單化、表單訊息化。台塑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叫做“異常管理”,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現。 什麼叫異常?電腦裡面設有標準值,標準值和執行值的偏差就叫異常。“10秒鐘”輸入電腦,沒有消毒是異常,消毒時間不夠也是異常。這種偏差是兩方面的,左右都是偏差,超過和不及都是偏差。 我用“合理工期”來說明這個問題。企業都搞項目建設,都會請設計院設計,比如說12月31號竣工,這就是標準值(這裡假設沒有彈性)。那麼拖期一天算異常;提前一天也叫異常,這才叫真正科學的理念。但我們不是,我們現在普遍的做法是:1月1號肯定不行,越早越好,最好頭一年的1月1號就完工。好傢伙!這種理念是違反科學的,在台塑是不容許的!在台塑,異常一旦發現,就有人追蹤,主要是訊息化手段跟催。每個作業都有時限,如果沒有按時完成電腦系統就跟催,如果逾期再沒辦理,系統會自動向高一級主管發出跟催報警,一直到任務完成。 財務管理:“剝五層皮”,追根究底 財務、採購管理之所以深受重視,是因為最後的效益得從這裡體現。 台塑總管理處有一個財務部門,負責整個台塑的集中管理,開展對旗下所有公司對內結算、對外採購、消費等資金業務,並在各公司之間籌劃、運作融資業務。集團各公司不設財務處,只設會計處。會計處幹什麼呢?負責財務會計訊息的收集、核算,參與預算及執行情況。值得一提的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是一日結算。每月1號和每年元旦上午9點前,前一月(前一年)全集團的三張報表和考核結果、異常情況、改善專案和收入,全顯示在王永慶的電腦裡了,而數字截止日期是頭天夜裡24點,中間只有9個小時。大陸一般公司快的也得7天,達到4天就很不錯了。 在台塑,不是國內通行的合併會計報表,一層層往上報,而是上面統一出報表,整個集團訊息系統幾個小時就處理完了。至少我知道,我們的企業極少能達到這個標準和效率。 很難想像,在1997年,台塑的結算週期還是9天!當年,王永慶把CFO找來,問他能不能做到一日結算,CFO搖頭。王永慶說:“好吧,我給你一年時間,你提前一天行不行?今年9天,明年8天?”總會計師哪敢說不行,誰知王永慶緊跟著就說:“一年一天,給你8年時間,第9年總能做到吧?”實際上只用了三年,台塑就做到了一日結算。 在王永慶看來,財務一日結算是整個企業管理水平的最終體現。能否做到一日結算,是一個公司管理制度是否上軌道,各環節是否全部電腦化,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環環相扣、電腦化管理制度是否正確與有效運作的重要指標。它是管理水平高低的一個結果。 二是設定成本中心和利潤中心,也就是我們講的核算單位。台塑不斷地劃小核算單位,全集團有1000多個利潤中心,利潤中心分幾級,內含上百個一級利潤中心,利潤責任一直分解落實到各個工廠和車間班組;全集團設1萬多個成本中心。台塑10萬員工,意味著100個人就是一個利潤中心,10個人就是一個成本中心。 台塑利潤中心的概念跟大陸不一樣。我們的利潤中心通常是看有沒有法人的身份,但台塑要看一個對像能夠成為利潤中心,還是只能成為成本中心。比如一台堆垛機就是一個成本中心,就要給這台堆垛機下達每月的費用和每年費用,內含人工費、燃料和各種消耗等等,而且分解到無法分解為止。 三是成本管理。內含目的成本管理:將目的分解落實到各公司、事業部、廠等各級成本中心,並與績效管理結合;以及單元成本分析:根據目的成本,逐月及時追蹤實際成本與目的成本之間的差異,對成本差異形成原因,追根究底並找出主要矛盾。 台塑採取“剝五層皮”的辦法,來開展層層成本分析:第一層是總成本分析;第二層是各公司層面的成本分析與控制;第三層是事業部層面的成本分析與控制;第四層是單個產品的單位成本分析與控制;第五層是單位成本的分析。成本控制就是要“追根究底”,用王永慶的話說,“我們台塑就是靠這一點吃飯”。 這一點從台塑的採購管理上也能看出端倪。 採購費用是“誰使用誰支付”。如果因為採購過量而形成庫存超標,台塑的處理辦法是首先調庫存給別的兄弟企業用,但使用方只負責60%的費用,積壓庫存方需承擔40%的費用。這樣一來,採購的申請就變得精打細算。 四是資金管理。台塑全集團只在一個銀行開戶,這個賬戶實施各公司內定資金的集中收付。與之相應,台塑非常強調集中採購,集中採購比例達到95%,且非常有特色,分為“前台”、“中台”和“後台”。 “前台”是生產第一線的需求方,要按照台塑集團的統一表格、統一要求、統一規定時間,將需求上報到集團總部。集團總部有一個採購部,所有的需求都報到採購部,由“中台”採購部負責匯總、詢價。但這些工作都做完後,採購部在確定採購商並草簽採購合同後,送“後台”資材審核組審核,審核完以後,整個採購計劃報到行政中心,由王永慶、王永在終審。審查、批准之後再返回到採購部,採購部這個時候才能實行採購。 這樣一個流程是互相制衡的,任何個人、部門都不能從頭到尾決定這件事情。而大陸某些企業,一個部門,甚至一個人就能決定這一件事情,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企業文化:寧拙勿巧,“甘蔗沒有兩頭甜” 早年台灣有一批民營企業家經不起誘惑,衝進了股市、金融衍生品和房地產市場,剛開始也掙了錢,但是後來主業很多都垮了。原本為了錦上添花,實際結果卻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王永慶意識到“甘蔗沒有兩頭甜”,於是很早就給台塑制定了三條戒律:不炒股票、不做複雜結構性金融衍生品交易、不做房地產。 戒律保證了台塑到今天是穩定的,沒有出現災難性的後果。那麼多餘的錢做什麼?做慈善。王永慶在大陸捐了上千所希望小學,但非常低調,很少宣傳。 他做慈善也跟一般人不一樣,確定項目之後,從設計、採購、施工到監理全是自己公司的人做,希望小學建好之後才交給當地政府,也不去剪綵。 當然,企業總得賺錢,而台塑的理念是:追求合理化利潤,而非利潤最大化。這從台塑對待上下游的態度——共生共榮就能看出。在台灣,台塑會給下游企業留下一定的利潤空間。王永慶說:“如果下游沒有合理的利潤,他們死了我們就活不了。” 台塑自己消化漲價的成本對策有二:降低成本;削減自己的利潤,只要在合理的利潤區間就夠了。這種“合理化”的思路貫徹在台塑的方方面面。 王永慶很早買的一塊山地後來建成了養生村,類似我們的養老院,其結構合理,設計人性化,深得老年人好評。其中有兩個小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下。 一是關於沙發的。台塑養生村裡的沙發坐下去舒服,但坐兩個小時後就不舒服了,逼著人一定要站起來。為什麼?擔心老人們坐得太舒服之後就不起來活動,影響身體健康。我到現在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設計出來的,這是台塑的專利。 二是老人在衛生間洗澡突然暈倒後,怎麼能在不驚動老人、不加重傷害的情況下進行救助?解決之道是在衛生間的門下裝了一塊虛掩的木板,只有服務員知道。 大家都知道文化是最高層次的體現,決定著人們的理念和行為。那麼台塑的企業文化是什麼呢?四個字:勤勞樸實。這是王永慶母親傳授給他的,勤勞就是勤於用腦,樸實就是儉樸的生活習性和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 王永慶請人吃飯,對招待所所長的要求是:客人要吃好、吃飽,但是不能剩,剩了就是你的責任。只要你去那吃過一次飯,你當時吃飯的所有訊息電腦裡全有了,下次你再來,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飯量多大,全知道。 台塑很多年前投資了一家保健品公司,產品做好以後,王永慶先吃半年,台塑員工免費再吃半年,最後才能給台灣老百姓吃。 我接觸了不同層次的台塑員工,其行為模式特別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用一個字概括就是“拙”。台塑藏龍臥虎,隨便拽個人出來問下教育背景都可能嚇你一跳,可都非常樸實,看不出來傲慢的東西。 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我詳細調查過,是因為台灣人選取職業的理念中首要條件就是文化、價值觀。個人的性格跟哪個企業接近,就去哪個企業,而非僅僅考慮薪酬因素。相對應,企業選員工最重要的標準也是文化、是價值觀。 這就容易理解了,因為留下的人都被既定的企業文化熏陶得越來越相近。因為價值觀相近,溝通成本就低了;溝通成本低,管理成本、交易成本也都大幅度降低。這種文化是發自內心的、內生的,不是一個標語或口號。 王永慶在總結台塑企業發展時曾說,如果台灣不是幅員如此狹窄,發展經濟深為資源所苦,如果不必這樣艱辛地經營就能求得生存及發展的話,台塑是否能做到今天這樣還是個疑問。但無論如何,台塑就是做到了。“合理化”的進一步發展正是止於至善,我們都該心嚮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