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匹狼的危機公關 – 危機公關
在北京工商局7月27日出具的《對流通領功能變數服裝類商品檢驗結果公示稿》中,商標為七匹狼,規格為170/92A(XL)的女POLO領短T恤衫的重要問題是“成分”,生產日期或批號則為189010169。“七匹狼的一款服裝被檢出不合格”的訊息不脛而走,七匹狼以2.01%的跌幅在紡織服裝板塊中墊底。而隨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中,證明七匹狼在此次“質量門”事件中對付危機公關的能力確實很好。
快速反應 在7月27日北京工商局發佈監測結果後,七匹狼在第一時間發佈了企業聲明,隨後制定了一系列危機公關措施。 “搜尋事件爆發的原因是今後制定一切應對措施的前提。”胡建秋向記者介紹說,“在這個第一反應中切忌帶有任何主觀色彩,因為任何色彩的存在都有可能對事件真相的認知造成偏差。對事件原因的認識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企業價值觀的體現。” 不少中國企業恰恰在這一點上與外國企業形成了對照。外國企業在事件發生後大多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或道歉或召回;而國內許多企業相比之下略顯“羞澀”,本著“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第一反應往往是將“醜事”一遮到底,最終搞得不可收拾,甚至身敗名裂,對品牌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害。 “我們接下來對事件一系列的應對措施都基於我們對產品質量的自信。否則,就不如及早承認錯誤。”胡建秋說。 制定對策 談到制定對策,胡建秋認為這是一個系統問題。無論內定還是外部,方方面面都要處理得當。對於內定而言,從合作商、提供者、投資商到終端門店都要做好培訓工作,以確保音效的一致性。就外部而言,在分析不同影響面的同時,針對性的制定相應措施。在應對過程中有兩點尤其值得注意。其一,與老百姓關聯度高的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快速解決。其二,重視新媒體的引導。如果一味應用舊模式解決現今的危機事件,那就大錯特錯了。忽視新媒體很有可能造成事件的二次拉近。因此,在處理危機事件的過程中,新聞傳播通路的設計非常重要,在應對傳統媒體的同時,要對新媒體的口徑進行引導。 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危機事件也不例外,關鍵是如何找到事件的拐點,轉危為安。可以說,如若處理得當,危機事件很有可能促成品牌形象的一次快速提升。“對於這次事件,我們立足於公眾對中國服裝品牌質量的認可,通過我們的事例證明民族服裝品牌的品質,給消費者以信心。” 效果評估 七匹狼在事發後第二天就做出了回應。一是澄清,“被抽檢的泉州市七匹狼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各項指標除氨綸成分略有超標外,其餘各項指標均合格,證實不含任何有毒物質。”二是糾正,“關於氨綸成分出現不符合的情況,是一個新舊標準區別的問題。”三是說明,“截至2010年5月,此款產品已經全面停止在市場上的銷售,現在市場上不存在此款產品。” 七匹狼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出了理性而具有說服力的聲明,起到了最大程度上挽救品牌形象的作用。該公司先牢牢抓住了“危機公關”的速度要素,在第一時間扭轉了大部分人對此事的反面立場,接下來掌控了公關的方向,制定了公關步驟。據瞭解,下一步的危機公關措施將更加來勢洶洶,且已經在有條不紊地執行了。更難能可貴的是,七匹狼對待此事一直處在一個“樹立中國民族品牌健康形象、實事求是”的立場上,為更多的中國服裝企業指明了方向,樹立了榜樣。 正是由於七匹狼公司的積極應對,事情才開始往好的方向轉變,負面影響逐漸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