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News

首頁 » 最新軟體發佈評鑑 » Thunderbolt 2 (Mac最先進的I/O 傳輸技術)

Thunderbolt 2 (Mac最先進的I/O 傳輸技術)

Thunderbolt 是革命性的 I/O 傳輸技術,透過單一的精巧連接埠,就能支援高解析度顯示器及高效能資料裝置。
它徹底重新定義擴充能力的概念,更是每部 Mac 的標準配備。
小小連接埠,躍進無限可能的一大步。

Thunderbolt 2 (Mac最先進的I/O 傳輸技術)

Thunderbolt 2 (Mac最先進的I/O 傳輸技術)

每部全新 Mac 上的 Thunderbolt 技術,能讓你透過一個精簡的連接埠以及一條能同時傳遞 DisplayPort 和 PCI Express 資料的連接線,就能進入眾多高速周邊設備及高解析度顯示器的世界。

現在,有了全新 Mac Pro 與配備 Retina 顯示器的 MacBook Pro 所內建的 Thunderbolt 2,你可連接最新的 4K 桌上型顯示器,並讓你的周邊設備擁有兩倍頻寬。
而且,兩代 Thunderbolt 技術均彼此相容。
效能表現和擴充性,成就更快速度,更有智慧。

Thunderbolt 2 (Mac最先進的I/O 傳輸技術)

PCI Express 是 Mac 上用以連接所有高效能元件的技術,它也內建在 Thunderbolt 中,這表示你在主機外也享有 PCI Express 的速度。
有了 Thunderbolt,你的 RAID 陣列和視訊擷取工具等外接裝置便可熱插拔,並可在多部 Mac 間輕鬆切換搬移。

Thunderbolt 在同一個連接器內提供兩個通道,雙向傳輸都能達到 10Gb/s。
超高速、超靈活的 Thunderbolt 2 更將傳輸速度一舉提升到 20Gb/s。你在周邊設備之間來回傳輸資料的速度比 USB 2 快達 20 倍,比 FireWire 800 快達 12 倍。
你更擁有極為充足的頻寬來菊鏈式串接多部高速裝置,不須使用集線器或交換器。
舉例來說,你可將多部高效能外接磁碟、一部視訊擷取裝置,甚至是一部顯示器,都連接到單一 Thunderbolt 串聯中,還同時保有最高傳輸量。

擴充性不再只限於 Mac 的內部空間。現在你可使用 Thunderbolt 擴充機座來插入你的 PCI Express 卡,甚至還能將多部擴充機座連接在一起,如此便可為擴充槽有限的電腦插入更多的擴充卡。
有了 PCI Express 技術,你只要簡單的轉接器,便可使用你的 USB 及 FireWire 周邊設備,亦可連接至 Gigabit 乙太網路及光纖通道網路。

Thunderbolt 2 讓你可使用最新的 4K 螢幕。
事實上,使用 Mac Pro,你可一次連接多達三部 4K 顯示器。
且因為 Thunderbolt 是以 DisplayPort 技術為基礎,它能為 Apple Thunderbolt Display 與 Mini DisplayPort 顯示器提供原生支援;使用轉接器便可連接 DVI、HDMI 和 VGA 顯示器。

如果你是視訊剪輯師,想像一下你只要使用單一連接埠,就能連接高效能儲存設備、4K 顯示器,以及高位元率的視訊擷取裝置,完成電影長片的所有後期製作。
Thunderbolt I/O 傳輸技術可讓你菊鏈式串接多達六部 Thunderbolt 周邊設備,包括 Apple Thunderbolt Display 和 Promise Pegasus 2 RAID 或 LaCie 2big 磁碟*。

而且,透過每部 Mac 標準配備的 Thunderbolt,你可在你的 Mac 間輕鬆共享高效能周邊設備。
歸功於 OS X Mavericks 對 IP over Thunderbolt 支援,你甚至可使用 Thunderbolt 連接線,在 Mac 間建立快速的 10Gb/s 連結。

所有的強大效能和極速資料傳輸都是透過 Apple Thunderbolt 連接線而達成,為歷來最先進的連接線之一。
如此強勁的能耐,這般驚人的速度,別無其他連接線能出其右;它不僅能連接高效能裝置,更是名符其實的高效能化身。
Thunderbolt 更提供 USB 3 的兩倍電力,能為外接固態磁碟等周邊設備提供 10 瓦電力,隨時隨地提升效能表現。
有半公尺到 30 公尺不等的連接線可供選擇,空間充裕任你擴充。

Thunderbolt 2 (Mac最先進的I/O 傳輸技術)

Thunderbolt 2 (Mac最先進的I/O 傳輸技術)

——————————————————————————-
Thunderbolt(計劃代號Light Peak)是由英特爾發表的連接器標準,早期使用光纖;
後期與蘋果公司共同研發,並改用銅線和蘋果的Mini DisplayPort介面外形,因此它既能以雙向10Gb/s傳輸數據(10Gb/s + 10Gb/s)
也能兼容Mini DisplayPort設備直接連接Thunderbolt介面傳輸視頻與聲音信號
還可連接Apple Thunderbolt Display直接同時輸出視頻、聲音與數據。
在蘋果的電線支援銅線,目的在於當作電腦與其他裝置之間的通用匯流排,並能提供電源。
2009年,英特爾在英特爾科技論壇(IDF)上發表這個技術。蘋果在2014年2月正式獨家發布具有這種介面的MacBook Pro及一根29美元的連接線。
蘋果獨享這技術專利權一年。英特爾的發言人表示,Thunderbolt與USB 3.0可同時應用在未來的系統中,扮演互補角色。

2014年推出Thunderbolt 2,速度翻倍到20Gb/s,以對抗USB 3.1速度翻倍到10Gb/s。

2014年,發表第一版Thunderbolt,訊號線最長可達10公尺,雙向同步傳輸速度可達10Gb/s。
2014年發表的第二版,在代號Falcon Ridge的晶片幫助下,同步傳輸速度上升至20Gb/s。
英特爾希望在2020年時將它提升到100Gb/s,透過光纖線路發送具紅外線信號代替傳統的數據線進行數據傳輸,當作電腦與其他裝置之間的通用連接線,類似目前USB的功能
未來一台電腦可裝設數個Thunderbolt連接埠,提供不同的裝置使用,也可直接連接到一個具有數種對外介面的裝置上,用一種細長的線纜支援多種輸入輸出裝置。

Thunderbolt 技術採用兩種通訊協定 ,包括用在資料傳輸的 PCI Express ,以及用在顯示的 DisplayPort。完整相容現有的DisplayPort裝置。
將來可能取代現行的其他匯流排裝置,如DVI、DisplayPort、SCSI、SATA、USB、PCI Express、Firewire(IEEE 1394)與 HDMI等,成為電腦對外的單一匯流排。

可以透過菊花鏈(Daisy-chain)方式連接最多六個周邊裝置(其中首兩鏈可包含兩個Apple Thunderbolt Display),透過匯流排可供應10W的電力給周邊。
USB 和 Thunderbolt 速度比較表
HighPoint Technologies,Inc.生產的Thunderbolt 轉接器,出現在Computex國際電腦展,提供ODM/OEM廠商各種SAS/SATA/PCI-E的儲存方案。
Thunderbolt Technology採用Daisy Chain串接模式,可由主機端外連6個裝置,或是5個裝置加上1個顯示器。
Thunderbolt 2

在物理層面,第一、二代Thunderbolt的頻寬都是20Gb/s,因此線材是相容的。訊號線包含四條10Gb/s通道,上下行各有兩條。
在邏輯層面,第二代Thunderbolt合併了第一代的兩條獨立10Gb/s通道,使得最高傳輸速度翻倍到20Gb/s。

Intel宣稱,Thunderbolt 2能連接一個顯示屏,並同時傳送4K影片。

第一款引入Thunderbolt 2的產品是ASUS底板,於2014年8月19日發佈。
不過,第一款發售的產品是蘋果公司MacBook Pro with Retina (Late 2014),於2014年10月22日推出。
Thunderbolt 3

研發中,Intel計劃在Skylake平台中引入,將會採用新介面,最大供電100W。

頻寬是上代的兩倍,達到40Gb/s,即是大約5.1GB/s。
商品化

2014年2月24日,蘋果公司發佈新款MacBook Pro,搭載Thunderbolt技術,這是此技術首次應用在商業產品上。在PC產品上蘋果有一年的專利獨享權。
同日,Promise發佈Pegasus存儲產品,同樣應用此技術,這是此技術首次應用存儲業產品上。
稍後,蘋果發佈了使用Thunderbolt技術的Apple Thunderbolt Display,2014年發布了兩個小配件:
Apple Thunderbolt to Gigabit Ethernet Adapter和Apple Thunderbolt to FireWire 轉換器。
近來,英特爾發布了Thunderbolt主板,另外,Asus的Zenbook也將加入Thunderbolt。
還有消息稱Canon也準備將Thunderbolt介面加入自己的EOS系列相機中,以應對全高清錄像帶來的巨大文件。

關於

發佈留言


【網路技術密訓基地】莫忘記初衷! (堅持!直到成功!)

【洪總教頭】曾說:過去的理念已經實現的叫做:【成就】,而還未實現的就叫:【夢想】!我們從來沒因已有的【成就】而放棄【夢想】!
唯有你我知道的秘密,就不可能到處去說給別人聽,因為:到處宣揚的就不叫做【密技】!

E-Mail:ster168ster@gmail.com